校友欣喜发现母校变大变美了

本文转自:厦门日报

参加实验小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

校友欣喜发现母校变大变美了

  本报讯 (佘峥)昨日,厦门实验小学(以下简称“实小”)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,这所小学向人们展示:什么样的学校才称得上是一所真正的“实验学校”。

  实小经历过抗战,它的前身是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,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倡办,1944年诞生在长汀,1946年迁回厦门。

  1949年,厦门市人民政府接管侨师附小,命名为厦门市实验小学,赋予它“实验”和“示范”的重任。实小的校址一度在中山公园内;它现在的校址是1952年时任厦门市市长梁灵光亲自选定的。

  20世纪60年代,实小曾经更名为厦门市卫东小学,之后,厦门市育红小学并入;1978年,实小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十六所重点小学之一,并确定校名为“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”。

  昨日,校友返校参加庆祝大会时,欣喜地发现母校“胖若两人”,校区变大变美了——2017年7月,实小在原地改扩建,即利用实小现用地和厦门五中玉屏校区用地,改扩建后的面积比之前扩大一倍,由原来的16165平方米,扩大至37100平方米,班级数从36个增加至60个;2021年秋季,实小翔安校区开办,实小也开启了“一校两区”新时代。

  实小党委书记何宝群说,一代代实小人秉持“爱校爱生 精益求精”的实小精神,一路披荆斩棘,将一所风雨飘摇的小学发展为今天拥有两个校区共计4000多名学生的名校。

  现在回头看,80岁的实小取得的最大成绩在于:它是名副其实的“实验小学”——一代又一代的实小人,自觉背负“实验”重担。在每个时代,实小从未缺席过教改的实验,而且,它的教改,不是为了去追求网红的理念,也不是“为改革而改革”,而是从培养学生的需要出发,踏踏实实,一小步一小步进行,不拿学生当“小白鼠”。

  一直以来,实小表里如一地开展素质教育,这从这所小学以少闻名的作业就可见一斑。实小已经不满足于把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,它开始越来越多地把学生们带到社会更广阔的课堂。从三年级开始,每学年都有四个半天,实小要把课堂搬到植物园、文化馆、科技馆和博物馆等,开展“项目式课程”学习,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。

  昨日的庆祝大会上,实小向厦门益材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和个人颁发捐资兴学荣誉牌匾,为退休老教师、在职教师和学生颁发奖章和奖学金。

文章导航